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7月20日8時,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將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由Ⅱ級提升至I級。當前我市防汛形勢嚴峻,已啟用阜南、潁上等鄉鎮蓄洪區,涉及人群數量較大,人們都在盡己所能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與此同時,也應關注洪災面前大眾的心理健康,以良好的心態勇敢地面對洪災。
當無情的洪災襲來,我們有可能會經歷一些無法預測的傷害,如家園的喪失,親人的傷亡,或是自己身體的傷害等,因此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和身體反應,如:
1、情緒變化:焦慮、恐懼、悲傷和沮喪、易發脾氣等。
2、認知障礙:注意力不集中、常無法做決斷,不知道該做什么和怎么做。
3、行為異常:反復洗手、反復消毒、自責或怪罪他人、不信任他人等。
4、生理不適:食欲下降、胃腸不適、腹痛腹瀉、頭痛、失眠、肌肉緊張等。
出現這些不良情緒和身體反應時,我們該怎么做呢?
1.合理渠道獲取洪災相關信息
通過權威渠道及時獲取災情進展和傳染病防控知識,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同時規范自我防護行為避免出現焦慮和盲目恐慌。
2.正確認知洪災后心理和身體反應的普遍性
正常人在經歷突發事件后都會出現以上所說的心理和生理的反應,災區災民直接面對災害,會產生強烈的心理沖擊及不適感。你要知道,這些感受與反應不是你獨有的,是正常的一般的心理反應。
3.積極尋求社會支持
災民間與親友間可互幫互助,學會傾訴與鼓勵,抱團取火同時適當的運動。積極尋求居委會(村委會)、綜治管理小組等社會心理支持,可通過他們獲得現實層面的幫助和找到專業的心理干預團隊。
4.及早尋求專業幫助
面對洪災,災民和參與一線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均會受到一定程度損害。在及早接受心理專業人員幫助后,其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睡眠、軀體化癥狀等方面會得到得到明顯改善。所以及早尋求專業人員幫助可預防心理疾病,促進災后心理健康重建。
阜陽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和阜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已開通防汛搶險心理援助熱線:0558-2569999。后續視災情發展和相關人群心理健康狀況,提供線上公益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干預及災區在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藥物送配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