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學開始,各地教育部門發布通知,要求合理安排教學工作,減輕學生學習壓力,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正值兒童節之際,昨日,記者走訪了阜陽市三院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
兒童青少年來訪量增多
從市三院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近三個月的來訪量看,兒童青少年群體占比近70%。
上周,心理醫生劉昊偉共接診10名學生,經過心理測試和臨床訪談,5人具有明顯抑郁和焦慮癥狀,需要精神科診療。其中6名是由父母帶來或經教師建議前來心理咨詢。
劉昊偉介紹,疫情下,家庭、父母乃至學校對孩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關注度都比以往有所提高,但重視度遠遠不夠。
學習壓力、原生家庭問題成誘發因素
復學后,學習方式改變、學業壓力、分班分時段教學所致的分離焦慮提前以及原生家庭問題等原因,誘發了學生心理問題。
對于畢業年級的學生來說,因疫情影響,現在中高考時間和學習計劃都做了很大調整,學習壓力增加,加上學生沒了掌控感,常出現焦慮和厭學問題。
劉昊偉介紹:上周,一名高三女生剛到診室便大哭著說:“我好難受?!痹瓉?,復學后,因為分AB班教學,她被隨機分到一個“陌生”的班后出現失眠、情緒低落、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而有一些學生,原本是有心理問題的,加上疫情的特殊情境或特殊環境因素,特別是自己的家庭或父母關系出現問題會將本來已有的心理問題誘發出來,甚至會使心理問題更加嚴重。
低年級學生心理問題以軀體癥狀表現居多
因為低年齡的兒童青少年情緒分化沒那么細致,所以他們的情緒障礙臨床表現有時候會以軀體的方式表達,如惡心、嘔吐、心慌、出冷汗等癥狀。
六年級的小張,因回避去學校,由媽媽陪同前來咨詢。通過溝通和了解,心理醫生高超得知小張因擔心不能按時按量完成作業任務,害怕受到老師的懲罰,進而回避學校,常出現頭暈、出汗等不適感。
高超認為,孩子在疫情期間得到父母親人的密切關注,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導致很多方面暫時無法很好地適應學校管理,會出現害怕、不安的情緒狀態。高超建議,家長要多支持和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當孩子有了小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梢院秃⒆訁f商制訂一些激勵性的目標和計劃,不要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否則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挫敗感。
據了解,市三院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已開設疫情心理門診和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同時在持續做好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同時,安排24小時熱線人員關注青少年群體的來電,向兒童青少年、教師以及父母提供咨詢、指導。市三院心理咨詢預約電話:0558-2251985;心理援助熱線:0558-2569999。
潁州晚報記者 楚楠楠
http://test.fynews.net/epaper/read.do?m=i&iid=1139&eid=11688&sid=41240&idate=2_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