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醫院動態 >
                                                  知彼知己 早診早智讓遺忘來得慢一些
                                                  來源:潁州晚報 更新時間:2022-09-26 點擊:

                                                  微信截圖_20220926111243.png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主題是“知彼知己早診早智——攜手向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中國老年癡呆患者人數已居世界第一,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發病前有哪些征兆?又該如何防治呢?為幫助老年人群實現認知障礙“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市三院成立了我市首家認知障礙防治中心。本周關注,我們與市三院神經內科主任、認知障礙防治中心負責人王寧聊聊阿爾茨海默病這個話題。

                                                  微信圖片_20220926102406.jpg

                                                  我國患者人數居世界第一

                                                    記者:什么是阿爾茨海默???
                                                    王寧:與阿爾茨海默病相比,我們對老年癡呆病更加熟悉。老年癡呆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腦功能障礙而產生的獲得性、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它會影響記憶、思考、定向、理解、計算、學習、語言和判斷能力,但不會影響意識。
                                                    常見的老年癡呆有:腦變性疾病引起的癡呆,主要是指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血管性癡呆,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管供血障礙所致的癡呆,以男性為多,多在腦卒中后不久即發生癡呆,每發作一次癥狀加重一次。血管性癡呆的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阿爾茨海默病正相反,農村多于城市。而我們經常說的老年性癡呆大多指腦變性疾病引起的癡呆,即阿爾茨海默病,以記憶損失為第一癥狀。
                                                    目前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占全球患者的20%,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根據我國2019年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目前在65歲及以上人群中,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為5.56%。


                                                  老人常忘事,不要認為是老糊涂

                                                    記者:阿爾茨海默病有哪些表現?
                                                    王寧: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迄今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免疫因素和環境因素等有關。該病早期跡象如下:很快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原本完成熟悉的事情變得困難;對所處的時間、地點判斷混亂;說話、書寫困難;變得不愛社交,對原來的愛好失去興趣;性格或行為出現變化。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病情比較隱匿,很多人認為健忘、記不住東西只是年紀大了,記憶力減退,殊不知這時疾病已經悄悄找上了門。記憶的喪失,意味著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連簡單的穿衣、吃飯都沒辦法做到,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終患者免疫力下降,出現肺部、尿路感染;如果翻身不及時,某些部位的皮膚長期受壓,可能會缺氧、壞死。因為這些并發癥,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平均可存活5至10年。
                                                    近年來,在門診接診的老年癡呆患者不斷增多,由于對該病認知程度低,因此就診和接受治療的比例更低。不少老年人出現脾氣暴躁易怒、性情古怪等狀態,嚴重影響了家人的生活時,才被送到醫院。對于阿爾茲海默癥患者來說,家人的陪伴和幫助至關重要。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忘記關煤氣,忘記自己的家庭住址,甚至徹底喪失認知和自理能力,作為家人要盡可能防止意外發生。

                                                  微信圖片_20220926102401.jpg

                                                  首家認知障礙防治中心成立

                                                    記者:很多人認為老年癡呆無藥可救,是否意味著患者不用治療?
                                                    王寧:從患者出現記憶力下降、認知障礙開始,到發生嚴重的癡呆,這個過程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對于患者和家屬都是漫長且痛苦的。年齡越大,患病風險越大,如今,醫學上仍然沒有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逆轉藥物,但決不能因為“不可治愈”而放棄治療,早期的積極干預可以有效延緩病情的發生和進展。
                                                    而為了滿足認知障礙疾病防治服務需求,推進認知障礙疾病分級診療中心建設,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于今年3月發布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認知中心的分級診療中心遴選工作。經過層層選拔及答辯,市三院成為國家首批、我市首家認知障礙防治中心,中心開設記憶門診、神經心理測評、認知康復等項目,在中心專家通過規范的干預治療,延緩疾病的進展。記憶無法回來,但行為癥狀是可控的。
                                                    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為記憶力下降,一旦發現患者的記憶力與同齡人相比出現急劇下降,應提高警惕,到記憶門診就診,進行相應評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只有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后,才能決定干預方式以及是否用藥。盡早干預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輕家人和社會負擔。


                                                  老年癡呆重在預防

                                                    記者:老年癡呆可以預防嗎?王寧:老年癡呆除了不可逆之外,目前國際上并無藥可用,因此預防是首選。首先,飲食均衡,體重指數管理。不宜長期食用對大腦記憶有損害的食品,包括老式油條、油餅,含鉛食品。其次,適度體育鍛煉運動,經常做一些復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等生活習慣病,早發現、早治療。平時還要注意保護頭部,避免頭部外傷導致癡呆,高齡者必要時應使用拐杖。老年人應該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及參加公益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強化腦部神經。大腦老化常表現出睡眠節奏破壞,因此要善于休息,提高睡眠質量,遠離各種惡劣和污染嚴重的不良環境。
                                                    最后,早期篩查也很重要,人從一個正常狀態發展到失智之前,大多會經歷輕度認知異常的中間狀態。這個狀態會持續若干年,早期識別出這些人群,進行綜合干預措施,給予正確的指導,能夠有效保護認知功能,延緩向失智進展,控制失智癥的發生。

                                                  潁州晚報記者 段華梅 通訊員 于子成

                                                  溫馨提示:情緒波動無法自控?精神壓力大卻無處吐槽?……請撥打阜陽市心理危機干預熱線0558-2569999。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菠萝菠萝蜜在线观看高清视频3 精品人妻av区 偷拍一区久久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免费观看黃色a片一级视频网站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国国产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